由於糖尿病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,使身體的自身癒合能力下降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糖尿病可能會損害身體任何部位的感覺神經(又稱為「糖尿病性神經病變」),而腳部和腿部的神經最常受到影響。
糖尿病足
- 長期血糖水平偏高會導致神經末梢病變,造成腳部感覺遲緩,以致不易察覺腳部出現問題;而血管硬化更會引致腳部血液供應不足,一旦有傷口便難以復原,嚴重的更可導致組織壞死,最後可能要以截肢保命。
預防方法
- 學習足部的護理知識,每天觀察足部情況,例如皮膚破損或潰瘍;保持足部衞生;注意生活細節,避免雙腳受傷;若有任何足部問題應諮詢你的家庭醫生。
- 糖尿病患者截足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5倍或以上。為了降低併發症風險,除了穩定血糖的水平外,足部護理也不容忽視。
足部護理三大要點
- 仔細檢查足部
- 應每天至少一次仔細檢查足部周圍的皮膚及腳底,觀察是否有紅腫、損傷,水泡或顏色變化等。如需要,可以利用長柄鏡子檢查腳底,或請家人幫忙檢查,同時用手觸摸並比較雙腳的溫度,確認是否出現持續的冰冷或麻痺感。一旦發覺足部有水泡,皮膚損傷或感覺異常,應及早治理。
- 保持足部衞生
- 每天清潔雙足時,應使用中性肥皂或梘液清潔腳部。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,過冷的水會減慢血液循環,過熱的水則可能燙傷皮膚且減少油脂分泌,導致乾燥和裂。
- 不要使用粗刷用具洗刷腳部,以免弄傷皮膚。
- 清洗趾縫後,應輕輕用毛巾抹乾腳趾縫,避免藏水滋生細菌。切忌在趾縫處使用爽身粉,因為某些爽身粉可能閉塞毛孔,引起感染。
- 糖尿病患者的腳部皮膚應保持柔軟,因為乾燥的皮膚容易爆裂。建議在腳部塗抹潤膚膏,然後輕輕按摩,但避免在腳底塗抹,以防滑倒。
- 定時修剪腳甲。修剪腳甲(尤其厚甲)前,可以先用溫水泡腳,讓趾甲吸收水分,更容易修剪,修剪時應盡量平整修剪,避免過於貼近甲床,以免造成傷口。修剪後,可使用趾甲銼修剪趾甲角和趾甲邊,使其光滑,避免尖銳突出,以免趾甲內引起發炎。
- 不應使用利器如刀片或剪刀,雞眼藥水和雞眼/雞眼膠布等去除雞眼及厚繭,以免損傷皮膚,引起感染。建議使用浮水石輕輕磨去厚皮,然後使用潤膚膏滋潤。
- 注意生活細節,避免雙腳免受傷
- 由於皮膚感覺減低,切勿赤足行走,應穿著合適的鞋襪。建議選擇具有軟墊及圓頭的鞋可以避免厚皮重生。每天應更換清潔的襪子,保持衞生。
- 穿鞋前應使用手或眼睛檢查鞋內,確保沒有異物,以免損傷腳部。
- 盡量避免穿涼鞋、拖鞋、尖頭鞋、高跟鞋或沒有後跟的鞋子外出,因為這些鞋子無法完全保護雙腳。
- 足部要保持溫暖。夏天可穿著棉質的襪子,以保護雙腳並吸收腳汗,冬天可穿羊毛襪保暖。但切勿使用熱水袋、電熱墊或暖爐等方式保暖,因為糖尿病患者的神經感覺比較差,皮膚對於熱的反應較遲鈍,增加燙傷的風險。
- 不要交叉腳或壓著腳部坐著。每天按摩腳趾和足踝,以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。
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,每天還應小心護理雙腳,防止皮膚破損,及早發現和治療潰瘍,以大大降低足部併發症的風險!
如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你的家庭醫生。